1—8月份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.75亿元,占预算的72.03%,可比增长23.33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.33个百分点,超过时间进度6.36个百分点。这样一组来自莒县的数据,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,的确可喜。
缘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?莒县给出的答案是充分发挥财政调控、引导作用,发挥资金最大效用,科学理财,全力以赴抓增收、抓保障、抓改革。
“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,服务好企业才能有大发展。”秉承这样的认识,莒县在招引和服务企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。为吸引更多大项目,该县专门出台招商引资扶持政策,创新资本招商、孵化园招商等新模式,同时还设立招商引资专项工作经费,大力实施“飞地经济”,筹措1亿元用于“九通一平”建设,全力服务项目建设。截至目前,已有35个过亿元项目相继投产落地。
项目落地不是关键,让项目生根发芽才是目的。为此,莒县创新财政投入方式,设立3亿元的工业发展引导基金、6亿元的新兴产业发展扶持资金,撬动和吸引银行、保险、信托等社会资本投入。另外单独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,支持企业膨胀规模,做大做强。设身处地帮助企业应对当前融资难,利用应急转贷资金、“政银保”政策,帮企业“输血”缓解资金难题。1—7月份,全县重点扶持的“十大企业集团”实现总税收5.85亿元,增长62.9%;纳税前50名企业实现总税收11 . 06亿元,增长47.55%。
软环境提升了,硬环境也要同步。在聚力为项目、企业营造良好发展软环境的同时,莒县也把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,并综合运用对上争引资金、PPP模式等方式,夯实营商环境建设。1—7月份共争取市级以上财政资金25.4亿元,用于美丽乡村建设、县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节能环保等,大力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;对棚改项目,“分批打包、压茬进行”,分两个批次上报,共获得35.1亿元融资批复,办理提款11.4亿元,是全省今年唯一一个两批项目均获得批复并办理提款的县;建立全县PPP项目库,与上海龙元建设集团、日照交通发展集团、日照水务集团等合作,加快推进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园、G206国道莒县段工程、鹤河河道治理等PPP项目,已累计完成投资7.2亿元。
大量资金投入、运用,管好“钱袋”、堵住“漏洞”、花出“效益”尤为重要。
该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,加强预算执行管理,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,及时调整用途,用于急需支出,切实避免“钱等项目”问题。
同时强化专项资金管理,修订完善了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实施资金跟踪监管机制,探索建设财政投资评审电子化管理平台,以“财政综合业务平台”为依托,创新建立基层财政资金监管系统,对资金运行过程进行自动预警和分析汇总,实现资金全程动态监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