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?
“进则享有完善配套、创业环境,出则拥有青山绿水、乡村田园。”坐拥经济园区和美丽山区的日照高新区,把人们对生活的向往,落脚到人们生产工作中,渗透进日常生活点滴中,发展生产、改善生活、保护生态,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模式,使村民在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融合”中实现幸福生活。
越来越美的环境
“今年年底48个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。”在全区污染防治攻坚大会上,该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定下硬指标。
保护自然生态,日照高新区从污染治理破题。该区在市下达任务基础上,自我加压,定下了今年河山镇自然村全部完成污水治理的硬杠杠。
该区成立7个工作专班,构建“投资、建设、管理、运营”一体化污水治理体系。通过采用纳管、集中建站、分散统一收集、生态处理等模式,精准施策、多点发力推进污水治理,彻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。
村外,同样热火朝天。河道整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开挖、清淤、护坡,环环相扣、步步推进,镇内金银河、草坡河等昔日主要河流干道,水变清,岸变美;日处理2.5万吨的河山镇污水处理厂,也在快速建设中。从源头到终端,从每条街道到每个路口,日照高新区以全方位、无缝隙的环境整治对污染“一战到底”。
一面向污染亮剑,一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短板。全镇48个村实现村村通、巷巷通、户户通,柏油路、水泥路、沥青路条条道路连接市内外,穿越绿水青山,打通交通动脉。
从内到外换了新装的河山镇,聘请了环卫公司,村里配齐了保洁队伍,镇里定期举行人居环境整治“大比武”,全民参与保护环境,生态文明建设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。
随便走进哪个村庄,白墙黛瓦、悠长小巷,街头小景、口袋公园,美丽乡村美丽如是。
以生态运笔,日照高新区在全区布局规化。按照“北重构、南优化”的思路,在北部河山镇区域,积极争取省级全域综合治理试点,调整基本农田布局,保障新兴项目用地需求;在南部香河片区,坚持成片打造、高端定位,精选先行示范片区,以美丽生态为发展铺底。
愈来愈强的产业
好生态就是“聚宝盆”。聚来了人才,做强了产业。
11月20日,天已渐冷,在河山镇汪家官庄社区,仍是一片繁忙。该社区书记秦勇正跟村民一起,研究苹果新种植技术。
作为一名乡镇机关工作人员,秦勇对农村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。“美丽乡村,大有可为。”秦勇感慨,越来越美的农村环境让乡村发展道路越走越宽。从接管该社区书记开始,他就认准了一条路:发展美丽经济。
汪家官庄社区包含7个自然村,土地肥沃,果茶飘香,并与诗茶小镇、沁园春等风景区相邻。利用本土资源禀赋,汪家官庄社区大力种植发展草莓、苹果等时令果蔬,并凭着优美风景,发展采摘游+农家乐,推动农业一产接二连三。今年,该社区被列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创建。
在河山镇,像秦勇一样的乡村“领头雁”,他们坚守初心,深扎农村,用心用情,硬是将传统农业产业做出新花样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为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好生态,吸引的还有越来越多来此创业的年轻人,他们带来开阔的眼界、丰富的知识、充沛的活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
将创业地点建在山脚下的春风十里,坚持“乡村、文化、旅游”融合发展,打造创意园区。目前园区吸引艺术家、高校教授、归国留学生等60余名“乡村创客”入驻,未来可容纳创意空间150余家,直接拉动了乡村发展。
山水为“媒”,生态生金。有了自然生态的底气,日照高新区提高园区项目招引门槛,瞄准高端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命大健康、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力攻坚,经济发展、自然生态互为支撑、互相促进。
越变越富的村民
幸福生活是什么?有活干,有钱花,有景看。
生活在河山镇韩家庄村的村民王茂坤分享着自己勤劳致富的喜悦:家里种植了0.27公顷苹果,外加务工、村内保洁等收入,一年收入近10万元。“有活干,有钱赚,就是好日子。”他说。
守住绿水青山,如今守出了“金山银山”,守出了村民向往的幸福生活。
河山镇辖区内有1100余公顷的茶果树,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,春有草莓、茶叶,夏有瓜果、蔬菜,一到秋收,金灿灿的柿子,红彤彤的苹果,引来了收购客商,也引来了游客,村民们一年忙到头。村头上,来来往往的车辆载着果香、茶香、饭香奔向远方。
依生态而兴的经济园区,给了村民“家门口”就能就业的便利。“家里有果园,还有老人,去远了打工不方便,村子紧邻着园区,只要勤快些,就能找到活干,每月都有工资发。”申家坡村村民杨彩英坦言,农村变得越来越城市化,自己上班挣钱、照顾家庭两不误,这样的生活她很满足。
如今在农村,想听宣讲到乡村党群服务中心、看图书到农村书屋、学戏曲来乡村文化活动室、办晚会上乡村大舞台……随着物质的富足,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日益丰盈,涌现出河山大嫂、文明示范户、最美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,引导着人们崇德向善,文明乡风日益浓厚。2015年,该镇申家坡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。
在杨彩英心中,向往的生活就在乡下,因为城里人一直渴望的田园山水,在农村推门即是。“你看,只要有了绿水青山,我们啥都不缺。”